日前,一项来自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指出,目前人类承担了全球71%的工作任务,而到2025年,机器承担的工作将会超过人类。随着工作场所的机器和算法快速发展,可创造1.33亿个新职位,取代从现在到2022年将流失的7500万个职位。
近年来,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,我国制造业企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,以现代化、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,推动“技术红利”替代“人口红利”,已成为制造业企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。
为加快推进工业发展,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,越来越多的省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积极鼓励企业实施“机器换人”计划,推进企业技改创新。比如,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江苏、广东等地,政府部门正在为企业“机器换人”提供补贴,用来购买包括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设备,以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。
在仪器仪表行业,一些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制造水平及竞争力,也加入了“机器换人”的大军中,大力推进自动化发展。比如,2016年威胜集团人车协作系统投入使用,利用最新的七轴机器人与人力协同工作,实现生产效率提升45%,人力成本降低50%,产品合格率提升40%。
另外,还有一些制造业企业对“机器换人”的认识也不再简单的停留在解决劳动力短缺这一问题上,而是希望借助“机器换人”及由此延伸的自动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,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以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从劳动密集型脱胎换骨,走向智能制造,制造业“机器换人”已成为无法逆转的趋势。可以预见,在不久的将来,工厂生产将是这样的场景:所有的工序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、数控电脑加工设备、无人运输车和自动化仓库设备来操作,技术人员则自如地坐在计算机旁,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着车间的生产信息。
然而,随着制造业企业“机器换人”加速,“无人工厂”加速扩展,这意味着很多工人的岗位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。由此引发人们的担忧:未来的工厂还需要工人吗?会不会有很多工人失业?
来自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表示,约50%的公司预计到2022年,自动化将使其全职员工数量减少,近40%的公司预计将扩大员工队伍,超过四分之一的公司预计自动化将在企业内创造新职位。
“机器换人”在给企业带来效益,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效应的同时,也给技术技能领域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。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《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我国已连续五年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。然而,不少制造业企业在招聘机器人一线操作工时却陷入困境。
当制造流程不再需要工人参与,那也需要人工调试安装生产线,需要人工对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编程,需要人工定期维护机器人设备。在整个生产运作流程,工人不出现在制造端,而是出现在监控端,在背后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运转。
所以说,“机器换人”过程中的“减人”“增人”现象,减的是可重复工种的普工,增的是适配专业的新技术工人,用于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及维护保养等。现在,很多制造企业喊缺人,其实最缺的是技术人员,机器人技师、机器人工程师等高级技术工人更是“一师难求”。
“机器换人”带来了新的岗位,相应的一线作业人员就要思考如何不断学习,通过转型升级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,从传统的蓝领工人转变为指挥机器人的“灰领”工人。如若不然,就真的可能面临“无工可打”。
面对到来的“机器换人”大潮,在南方某工厂工作的一线工人冯某,为了不在这场制造业变革中所淘汰,下定决心要自我转型,做机器人的主人。冯某经过机器人培训后成功转岗,底薪从2000多元提升至4000多元,成功从传统的蓝领工人转变为指挥机器人的“灰领”工人,找到了未来发展方向。
因此,对从事仪表行业的一线工人而言,“机器换人”是一个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机会。一线仪表从业人员要明确自身角色转换,加强自身技能学习。
比如,通过企业内部培训或培训机构专业认证培训,学习机器人操作、机器人维护、机器人编程等技术,用新技能武装自己,由前台走向幕后,从工人角色转型升级到工程师。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在“机器换人”大潮中所淘汰,才能拥有更多高薪、高质量的工作机会。
|